“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
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
“各位旅客你们好,C2718次列车就要检票了,请买好车票的旅客有序排队……”11月17日11时27分,雄安站一层候车大厅5B检票口的闸机前,手提大包小包的旅客们排起长龙,准备检票进站。20分钟后,C2718次列车从雄安站出发,仅需26分钟便能到大兴机场,56分钟到北京西站。
已经在雄安新区工作4年的中国石化公司职工任先生,经常乘坐这趟列车到公司总部汇报工作。最近两年,他明显感觉雄安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以前临出发时再买票都来得及,现在不提前买的话可能就没票了。”
任先生的感受,恰恰反映出雄安站运送旅客数量的增长。记者获悉,自2020年12月开通运营到现在,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其中,今年以来,运送旅客数量已达201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30万人次,同比增长17.5%。
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脉搏的有力跳动。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的雄安站,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京雄城际铁路的全线开通,让雄安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而雄商、雄忻、雄石、津雄等铁路线路,未来在雄安站交会,将极大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在京津冀范围内流动,带动产业集聚并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往返雄安站的旅客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务段雄安站客运车间书记郭艳丽告诉记者,首先是出现了通勤客流,疏解企业和疏解人员纷纷奔赴雄安,带来了大量往返京雄两地的通勤人员。与此同时,雄安新区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吸引北京、天津等地众多游客和学生前来旅游、参观,带来了旅游和学生客流。此外,来往大兴机场的商务客流也有所增加。
面对客运量的增加,雄安站大力提升智慧运营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据了解,雄安站不仅广泛应用人脸识别进站、自助售票和检票、信息发布等系统,极大提升通行效率,而且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客流监测等,保障车站高效、安全、有序运行。
“车站智慧化水平很高,一路无感畅行,每次来这儿坐车心情都很愉快。”经常从雄安站乘车去大兴机场乘坐飞机出差的旅客周云雷说。
旅客服务,也越来越暖心。
前段时间,腿部受伤的旅客赵云波来到雄安站乘车。由于行动不便,眼看乘坐的列车即将检票,他万分着急。看到这一幕,车站民警和“莲心”服务组工作人员立即打开绿色通道,从候车大厅服务台取来轮椅,一路护送他检票、登车。“工作人员的帮助让我很感动,这次旅途非常暖心。”赵云波说。
这样的温馨场景,在雄安站经常上演。郭艳丽介绍,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可以通过12306客户端提前预约帮扶服务。预约后,雄安站工作人员会主动联系旅客确认需求,并在会合点等候,为旅客提供从车站到列车的“无缝衔接”服务。
如今,雄安站每日开行22对列车,其中19对往返北京,1对往返天津,1对往返唐山,1对往返廊坊。一条条向前延伸的钢轨,仿佛一根根纽带,将京津冀连接得更加紧密。疏解人员、创业者、学生、旅客……南来北往的脚步声,在偌大的车站里交汇成一曲动听的乐章,彰显着雄安新区的澎湃律动。(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