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展示
数智驱动,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
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来源: 河北日报      浏览:20      
摘要:“职业院校与产业联系密切,我们深知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很迫切。”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安兵介绍,学校在为当地企业培养知识产权务实人才的过程中,发现专利转化运用存在许多堵点和难点。一方面,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藏在“深闺”无人识,由于种种原因走不出实验室。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需要新技术,却缺乏实力自研,急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支持。

数智驱动,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


数智驱动,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

——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六)

10月24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工作人员演示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马彦铭摄

10月24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工作人员演示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 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摄

10月24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工作人员打开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在京津冀高校院所高价值专利词云匹配系统中,搜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词,“一次性脑状态监测柔性贴片电极”等搜索结果瞬间出现在对话框中。记者看到,搜索结果总条数为5145条。

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细分选项,还可以对搜索结果进一步细分。

今年7月,河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试点省份。作为试点建设支撑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全链条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构建,运用AI大模型打破高校科研与产业创新的“信息孤岛”,推动高校专利转化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职业院校与产业联系密切,我们深知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很迫切。”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安兵介绍,学校在为当地企业培养知识产权务实人才的过程中,发现专利转化运用存在许多堵点和难点。一方面,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藏在“深闺”无人识,由于种种原因走不出实验室。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需要新技术,却缺乏实力自研,急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2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持有134.9万件存量专利。这些数量巨大的专利,有的已在产业界大放异彩,有的却仍躺在纸面上“沉睡”未醒。

要让“沉睡”专利焕发新生,转化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力量,需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

“我们希望给专利持有人和中小企业搭建一座沟通桥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张安兵说,结合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探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决定深耕人工智能工具研发与场景创新,以技术赋能专利转化、以服务驱动产业升级。

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往往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对接不精准等问题。高校、科研机构缺乏有效渠道向企业展示其技术成果。企业往往只能表达显性需求,难以发现潜在需求和未来发展空间,导致技术转化方向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人工智能通过建立智能化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同时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创新痛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匹配算法,可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河北固耐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紧固件生产的龙头企业。根据客户要求,企业亟需开发具有特殊抗震性能的后锚固机械锚栓产品。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由专业技术人员、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纪人组成专家团队,帮助企业利用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的词云匹配功能进行相关技术查询和剖析,通过关键词“锚栓”“核电工程”等搜索出20余条核心专利。

经对关键专利技术及现有相关锚固结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合拟开发产品性能要求,研发人员研究制定技术路线,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验试制开发周期,最终成功开发出地铁、核电用S抗震锚栓,并形成包括新的多重锚固机械结构、材料性能提升处理方法与工艺等多项专利。经技术查新和专家成果鉴定,该成果打破了国外S级锚栓垄断,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还为企业撰写了技术价值评估报告,通过邯郸市科技局企业创新积分制,协助企业获得科创贷款1000万元。目前,学院专家团队已与企业签订4个横向研发合同。其中两项成果已经完成小规模生产,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应用,预计为企业增加产值3600余万元。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长声介绍,学院与安徽TISC(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深度合作,正在开发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大模型。该模型严格遵循《科技成果评估规范》《专利价值评估技术规范》等规定,构建专利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运算数据来源于实时更新的全球专利数据库和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库,采用动态权重调整算法,不断迭代训练,对技术突破性、应用潜力的评估与专家小组结论重合率超过95%,评估效率较人工评价提升100倍。

在创建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基础上,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部署专利五链分析和高价值专利词云匹配系统,辅以“AI填报助手”等人工智能工具,3个月内服务河北及京津等105所高校开展专利盘点盘活,累计盘点专利近20万项,构建起高校院所动态专利成果数据库。同时对高校专利技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技术应用领域、转化意愿构建了低空经济、紧固件等产业专利池。

充分利用庞大的专利成果数据库,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还研发出“AI七子”智能工具,推动专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提升检索与转化效率。

“AI七子”,包括AI盘活师、AI咨询师、AI评估师、AI导航师、AI词云师、AI金融师、AI魔术师。

“这些智能工具,形成了覆盖专利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张长声介绍,通过嵌入人工智能分析模块,AI盘活师把单份专利盘点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3分钟。AI咨询师能够为专利检索、申请流程、布局策略及政策解读提供即时权威解答。AI评估师可精准测算不同研发阶段的专利价值及量产条件下产值潜力。AI魔术师则能够一键生成专利转化、数字转型、科技招商、高新认定等多类高价值报告。

业内专家表示,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在供给端,要加快实施以产业化前景研判为基础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夯实专利供给质量基础。在需求端,要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专利转化对接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

充分利用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业发展痛点,开展多维度、广覆盖的技术需求匹配服务,加速高校专利技术与现实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在“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遴选1000家企业、推送1万件专利”专项行动中,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省内10个市30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与双五星专利的精准匹配,为有转化意愿的供需双方出具专利转化分析报告及技术价值评估报告。

针对邯郸紧固件、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企业,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从其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提升空间等方面进行比对,智能分析相关企业专利技术可能的提升空间,筛选出相关高校配套的专利组合100余件。通过智能拓展专利组合,助力国智机械、群星金属制品、慧桥新材料、滏阳金属制品等企业优化了专利布局,也为高校专利提供了转化对象,为发明人指明了技术研发方向。

“下一步,我们要联合相关高校合作建设河北省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张安兵说,通过“数据支撑+智能分析”模式,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将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动高校专利转化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记者马彦铭)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河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