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穿在身上的纹样故事
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22      
摘要:云锦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新式婚服,很受年轻人欢迎。七夕时,团队发布了几百件云锦婚服,很快就被预订一空。“云锦纹样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年轻人很喜爱。”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何冠奕举例,传统的吉庆双鱼纹中,双鱼同衔乐器,寓意吉庆有余。此外,缠枝莲、鸳鸯纹等纹样,寄寓着从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向往。

云锦文创、新式婚服受到年轻人欢迎

穿在身上的纹样故事

人民日报记者 董映雪



  红地织金百鸟朝凤柿蒂妆花吉服。
  南京云锦博物馆供图

  轻抖云锦,如浮光跃金,又似云蒸霞蔚。视频里,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正专注介绍云锦的历史;评论区,网友被云锦技艺之精巧、纹饰之繁丽折服,点赞“古代高定”“审美顶流”。

  走进江苏南京云锦研究所所在的云锦博物馆,迎面而来古朴与青春相交织的气息——木机前,提经织纬的不乏年轻面孔;文创区,一些年轻女性正试戴云锦围巾、询问中式婚服。

  经纬之间,岁月流转。精巧手艺的代代积淀,中华美学的传承不息,一一织进云锦。

  “一寸云锦一寸金”,周双喜介绍,云锦华贵在材、底蕴在花,用的是金线、孔雀羽,织的是云纹、双鱼纹等,逐花异色。“让纹样的几部分呈现不同色彩,此为妆花。”他说,不同于通经通纬“一梭子打到头”,云锦织造是通经断纬,需要人一点点在其上“挖”出图案的流光溢彩。

  如今,时代的发展,正让云锦的纹样呈现新的华彩。

  一方面,云锦正从小众走向大众。曾经,由于材料昂贵、工艺复杂,云锦是寻常人家接触不到的奢侈品。如今,云锦研究所团队尝试用机器提花,节约一半人力。同时,婚服、挂画上的部分图案依然由手工织就,既保留传统非遗的魅力,又降低了成本。

  绚丽的图案,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也铺展开美学认同、文化自信。

  云锦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新式婚服,很受年轻人欢迎。七夕时,团队发布了几百件云锦婚服,很快就被预订一空。“云锦纹样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年轻人很喜爱。”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何冠奕举例,传统的吉庆双鱼纹中,双鱼同衔乐器,寓意吉庆有余。此外,缠枝莲、鸳鸯纹等纹样,寄寓着从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向往。

  另一方面,云锦正从线下走向“云端”。短视频平台上,云锦已非一度濒临失传的“小众”非遗,而是备受网友关注的“中式审美天花板”。织造技艺的精益求精、纹样的美好吉祥、服饰的大气华美,都触动当代年轻人的“美学DNA”。有网友说:“‘匠心+底蕴’,这才是中华美学的‘顶奢’,也是中国人自己的‘老花’纹样!”

  不少视频博主走进云锦博物馆,了解云锦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变化,再用自己的方式传播非遗之美。“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云锦之美、感受锦绣中华。”抖音博主“焦绿儿”说,挖掘其中不变的美学内核,才能讲出打动更多人的云锦故事。云锦上的纹样,是大众都能读懂的中华传统美学语言。

  现在,云锦研究所里添了几名00后,跟着学习云锦织造。网上多了很多粉丝,讲述与传播云锦的美学积淀、纹样寓意。当传统拥抱现代,古老云锦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8日 13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