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公关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关视野 - 内容展示
日本必须要与亚洲各国构建可以信赖的牢固基础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8      
摘要: 有一位日本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日本首相。然而,他在首相任期内发表的谈话,却成为此后衡量日本历届政府历史认识的试金石。退出政坛后,他始终为日本坚守和平呐喊,为日中友好奔走。他,就是村山富市。

村山富市和他的人生信条——

日本必须要与亚洲各国构建可以信赖的牢固基础

刘军国


  201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记者刘军国(左)采访村山富市。

  2015年7月23日,村山富市在东京国会议员会馆前发表演讲。

  2018年5月21日,村山富市为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题写的致辞。
  以上图片均为刘军国提供

  有一位日本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日本首相。然而,他在首相任期内发表的谈话,却成为此后衡量日本历届政府历史认识的试金石。退出政坛后,他始终为日本坚守和平呐喊,为日中友好奔走。他,就是村山富市。

  村山先生是日本富有正义感的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他见证了日本战后政治的曲折,也为日中友好留下真诚与担当。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忆及担任人民日报社日本分社记者期间采访村山先生的点滴,颇为感慨。

  “村山谈话”:衡量日本政府历史认识的试金石

  10月17日,我在浙江宁波忙着采访,没能及时看手机。临近中午,领导、同事和亲朋的微信消息纷至沓来,都是同一个内容: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

  那一刻,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在日本工作的岁月。2011年到2021年间,我有8年时间在东京常驻,曾多次采访村山先生,其中既有在东京举行的活动,也有在他大分家中的访谈。节日期间,我也常致电问候。2017年第二次赴任后,我尽早去探望了村山先生;2021年9月离任前,我原本想再去大分同他告别,却最终没能成行。回国后,我仍然关注着日本新闻动态,盼着听到村山先生活跃的消息。有时我会想,他这份对和平的执着从何而来?也许,答案就藏在他一生的轨迹里。

  1924年3月,村山先生出生在大分市的一个渔民家庭。1946年从明治大学毕业后,他返乡投身地方工会运动,后加入左翼政党日本社会党。此后,他从大分市议员、大分县议员、国会议员做起,直至1993年出任社会党党首。1994年,70岁的村山先生在三党联合推举下出任首相。在采访中,他多次说过:“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当上首相,很多人在背后推着我……所以我觉得这只是个巧合。”

  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近半个世纪,日本政府却始终未就那段给亚洲邻国带来巨大伤痛的侵略历史作出正式道歉。199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村山先生在8月15日这天以首相身份发表“村山谈话”。“村山谈话”指出,日本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村山先生后来为人民日报撰写评论时回忆:“我对负责制定‘村山谈话’文本的官员反复强调,这个谈话最重要的是,切实明确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殖民地统治,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伤害和痛苦,并表达诚挚道歉,表明不再重蹈覆辙的决心。”

  村山先生认为,切实地反省侵略战争和殖民行为,推动日本继续走和平道路,是自己的历史使命。“政者当正”,勇于面对历史的坦荡态度是对拥戴和平的主流民意的正面回应,也为村山先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后来,“村山谈话”精神是否得到完整表述和传承,成为衡量日本历届内阁和首相历史认识的试金石。

  2000年,村山先生退出政坛,回乡安度晚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社会右翼思想逐渐抬头:安倍晋三于2012年二度出任首相后,频频宣称“将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村山谈话’”,并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无定论”。一向和蔼的村山先生“真怒了”,已近鲐背之年的他重新成为“空中飞人”,四处奔走演讲,呼吁日本社会守住和平。

  登门采访:与村山先生交流历史认识

  “日本政治家需要进一步学习日本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日本曾经对亚洲邻国进行殖民统治和侵略的那段历史,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覆辙。”2013年9月2日,人民日报要闻3版刊登题为《日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评论文章。这篇评论由我采访村山先生后整理而成,是驻外期间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稿件之一。

  当年6月中旬,我接到国内约稿,希望可以就“历史认识”这一主题采访村山先生。经过多方打听,我得知村山先生担任日中友好协会名誉顾问。我致电日中友好协会的工作人员朽木光晴,告知采访计划后,他二话没说就把村山先生家的电话号码告诉我:“之所以告诉你,一是因为你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人民日报的记者,二是因为我读过你的文章,你对日中关系的报道很客观。”这番话让我再次感受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的光荣与自豪,也更加体会到“人民日报”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着手联系采访的同时,我查阅了村山先生的个人经历和近年来的公开演讲。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日本公众人物大多刻意回避谈论“历史认识”。在采访提纲中,我将重点放在“村山谈话”及日本政治现状,希望从他的视角阐释历史认识。

  传真发出采访提纲后,我拨通了村山先生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女儿,说父亲正在外地出差。几天后我再次致电,这次是村山先生亲自接听。经过几番沟通,我们最终将采访定在了7月19日。不过,时间和地点尚未细谈。村山先生只是告诉我,当天到大分后再给他打电话。

  采访当天早上9时,我按约拨通电话。村山先生与家人一番商量后,把时间定在了下午1点半。他担心家中有些狭小,听说我独自采访,才松了口气,告诉我他家离大分县政府很近,只要跟出租车司机说“千代町,村山富市家”,就一定能找到。按照他的话,我顺利抵达一座写有“村山”二字的老房子前。

  门口的紫阳花开得正盛。拾级而上,发现大门没有门铃,我便径直走进院内,在正房门前按了门铃,几秒钟后便听到村山先生招呼我进门的声音。村山先生家的客厅不大,拥挤地堆满了各种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字画、纪念品等物品。

  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我们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养生等话题。采访过程中,我几乎忘了他曾是一位政府首脑——他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眉毛老爷爷。他再次回顾了“村山谈话”的起草背景和过程,并反复强调日本政治家应正视历史,要从本国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罪行中汲取教训。得知我来自山东时,村山先生又笑着讲起访华过程中的趣事:在青岛下海游泳时,一个浪头扑面而来,把他的假牙打落到了海里。他调侃道:“我已经快90岁了!忽然觉得,我的‘分身’已经留在了中国。”

  完成采访后,我把根据录音整理好的稿件发给了村山先生。8月22日,我收到他传真来的修改稿,稿纸上布满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村山先生的字迹非常工整,他格外强调希望在稿件中加入自己的人生信条——日本必须要与亚洲各国构建可以信赖的牢固基础。

  按照村山先生的意见修订稿件后,我又与他通过电话和传真再三确认,敲定了日文版最终稿,再据此反复打磨中文稿件。9月2日稿件见报后,得到村山先生的肯定。这篇稿件,也让我们之间的往来变得更加亲近。

  正道不孤:恒久回响的正义之声

  时间来到201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日本政坛时常出现反复的声音,安保法案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担忧。也是在这一年,我一次次记录着91岁的村山先生持续奔走,坚决反对安倍政府歪曲历史、强行通过安保法案。

  5月18日,村山先生在东京全水道会馆就战后70周年问题举行演讲。长达1个小时的演讲中,他就20年前“村山谈话”出台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发表了看法。不仅会场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有日本民众站着、蹲着、坐着,静静聆听正义之声。

  6月9日,村山先生与前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在日本记者俱乐部进行对谈,共同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河野先生曾于1993年发表“河野谈话”,正式承认二战期间日军强征“慰安妇”,并对此作出道歉和反省。在活动留言簿上,河野先生写下了“真实”的寄语,村山先生则留下了“思无邪”的题词:以真实的态度面对历史,思无不可对人言,胸怀坦荡地正视过往罪行。在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日本记者俱乐部首次组织两人对谈,与会的各国记者人数可能创下当年之最。

  7月23日,刚出梅雨季节的日本列岛湿热异常,当天仅东京就有多人因中暑送医。然而,91岁的村山先生仍独自从大分乘坐1个半小时飞机前往东京,在国会议员会馆前的人行道上发表演讲。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村山先生走上临时搭建的台子,手握话筒开始演讲:“日本政府在国会众议院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的做法不可容忍!”集会结束后,人们仍在讨论刚才的演讲,不愿散去。

  完成3场活动的稿件后,我仍然心绪难平,想通过新媒体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前方的感受。我想呈现更多生动精彩的细节,也想让这3场活动中村山先生的发声形成规模,引发更多读者的共鸣。那篇报道后来以《听安倍谬论,村山怒了》为标题,言简意赅,生动有力。历史、现在、未来,这是每个人、每个国家必须直面的问题。对于这位91岁的老人而言,个人与国家的界限已经难以分清,“现在”他无法安度晚年,反复发出要求正视“历史”的呐喊,只是为了对“未来”负责。

  2013年以来,村山先生一共在人民日报发表过5篇署名评论。2020年8月15日,题为《正视历史才能赢得尊重》的评论在人民日报要闻3版刊发,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反响。几天后,村山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地给我打来电话,转达村山先生本人的深深谢意:非常感谢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正因为人民日报的精心策划,他得以在重要历史节点发声,不仅让日本政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感受到压力,也在整个日本社会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在日本国内,村山先生及其同道在发声时面临着种种污蔑、攻击甚至威胁,但他们从未放弃。回想常驻日本的那些年,我在采访中一次次见到这样的人:或是坚持以诚实态度面对历史的政治家,或是用研究和著述守护真相的学者,或是从各地奔赴东京捍卫正义的普通市民,或是发自内心忏悔的老兵……在这个真相易被篡改、舆论常被裹挟的时代,是那份信念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正义之声将永远回响,永远不会被淹没。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7日 17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