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载着高清摄像头巡航、远程喊话,一旁的救生机器人随时待命……10月9日,湘湖边,杭州市萧山区闻堰派出所教导员陈海蹲在岸边,调试着刚忙完一个长假的救援设备,“有这些新装备,水上救援的压力大大减轻了。”当天,浙江省公安厅发布双节安保“成绩单”:截至10月8日,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刑事、治安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5.1%、5.5%。各级公安机关强化值班值守,全省日均投入警力约7.2万人次。
记者关注到,科技赋能成为今年假期全省各地安保的新趋势。仿生机器鱼、AI预警模型、无人机巡航群等“智慧利器”全面上岗,助力织就“水陆空”立体防控网络。
杭州西湖、西溪等热门景区客流峰值迭起,“AI警队”成为假期安保新力量。水下,仿生机器鱼穿梭监测,既能实时采集水温、水质数据,又能智能规避水生生物活动区,精准识别外来入侵物种;空中,搭载AI人流系统的多架无人机实时测算密度,一旦达到饱和阈值,便自动播报分流指令。“双节期间,依托这套系统,我们成功疏导高峰人流10多次。”西湖景区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科技让民警的“视野更宽、响应更快”。
同期而至的钱塘江观潮季,也因“黑科技”添了重保障。10月6日潮水来临前4小时,海宁市公安局交警俞洋已在盐官度假景区入口值守。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佩戴了一副特殊的警用AI智能眼镜。“它搭载4K高清摄像头,能实时识别车牌,快速判断是否为预约车辆。”俞洋说,海宁公安在假期启用多款科技装备,助力一线交警提升观潮季交通疏导效率。
双节期间,浙江交通客流再创新高: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3528.1万辆、航班进出港旅客194.8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1030.2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9.1%、4.5%、7.4%。面对激增的车流人流,各地公安机关以“数智手段”精准破题。如宁波“之江慧眼”系统,借助高清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交通事件“秒级”自动发现。当系统发现异常,民警可远程操控无人机核查,并联动路边设备推送预警信息。部分路段还试点“硬路肩开放”模式,使主线通行能力提升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