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陕西交控公路沥青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人员在进行实验。
“一边品茶,一边远眺巍峨的秦岭,这样的时光真美好。”9月9日,西安市民裴欣欣感叹。
如此安逸的场景不是在装扮精致的茶馆,而是在西安外环(南段)高速公路子午服务区。
陕西多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实施提升改造、拓展业务边界,不仅实现新业态蓬勃发展,更切实满足了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赢得游客“点赞”。
服务区的焕新只是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陕西交通领域省属企业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改革引领,推动产业转型,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注入新活力。
着眼多元 丰富业态
在房车庭院内边烧烤边仰望星空、带孩子在VR体验馆开启一场探险之旅……这些场景都能在西安外环(南段)高速公路子午服务区实现。
“服务区引入了37种业态,集吃、住、玩于一体,目前已成为周边游客节假日休憩的重要场所。”陕西交控集团子午服务区经理陈璐说。
近年来,陕西交控集团明确服务区改造目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设计现代、服务多元,陆续完成以子午服务区、高桥服务区为代表的10处主题特色服务区打造,目前还有多处服务区正在进行改造。
“挖掘服务区属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不仅为服务区发展注入新动能,还通过就业帮扶、消费拉动等方式,为当地百姓铺就一条‘家门口’的增收致富路。”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凡表示。
今年46岁的喻小英是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在京昆高速宁陕服务区已经工作5年时间。
“这个工作离家近,收入也比以前种植天麻的时候稳定。服务区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我现在的技能比一开始提升了不少,最近还涨了工资。”喻小英介绍。
像喻小英这样的员工不在少数。目前,陕西交控集团所辖服务区、停车区(含商户)在岗员工达9000人,其中聘用的当地群众占95%以上。全省服务区乡村特色业态门店70余家,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个。
除此之外,陕西交控集团全面拓展“交通+路衍”“交通+数字经济”等交通关联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科技赋能 产业焕新
9月10日,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秦创原智造创新产业园,陕西交控公路沥青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沥青材料公司”)改性沥青智能生产车间的设备高速运转,生产全程看不到工人身影。
“我们有5条改性沥青生产线,日产能达到2000吨。”沥青材料公司董事长高贵轩说,“目前,产品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全国各地多个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机场跑道等道路建设项目都有我们的产品进入。”
如今“科技范儿”十足的沥青材料公司,前身是陕西省公路系统内的物资供应企业,受产业链不完善、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一度陷入长期严重亏损的困境。2021年,沥青材料公司并入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性重组。
“我们研判后决定走科技创新的道路。”高贵轩说。
沥青材料公司确定了“国内一流高端定制沥青供应商”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对产业园区重新布局,以技术、科研、管理升级为基础,从单一的贸易型企业,向集沥青加工、仓储物流、贸易服务、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沥青全产业链模式转型。
截至今年6月底,沥青材料公司营业收入较合并重组前增长37倍,成长为“西北领先,国内一流”的综合化沥青供应商。
“下一步,公司将依托沥青进出口贸易和改性沥青海外加工,计划在中东地区成立沥青产业子公司,开拓海外市场。”高贵轩表示。
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近年来,陕西交控集团持续强化科技引领,已完成智慧化改造收费站80个,隧道LED照明改造166公里,覆盖率分别达到22%和48%。
聚焦主业 改革突破
“我们建立了全新的管理架构,精简机构、减少层级,实施高效管控;推进专业化整合,对三级单位、路段公司等进行精简,其中将21个服务板块合并为6个片区事业部。”9月10日,陕西交控集团组织人力部部长窦凯说。
“十四五”时期,为破解陕西交通领域省属企业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新时代陕西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形势,将原陕西高速集团、陕西交通集团、陕西交投集团及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监管的交通设计院、公路研究院等17家交通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组建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相关产业经营开发。
近年来,陕西交控集团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6.51亿元,建成通车西安外环高速公路等7个项目。全省路网结构日益完善、路况水平巩固提升、通行效率大幅增强。
除此之外,2022年,陕西首创“省属市管”模式,将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与陕西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为陕西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打破原有界限,促进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推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整合。陕西轨道交通集团还推动“轨道交通+邮政快递”融合,与邮政、物流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发展多式联运,并参与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项目,成功实现技术“出海”。
“十四五”以来,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陕西交通领域省属企业持续大胆改革,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全省交通领域科创体系日益完善,为全省交通服务保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 孙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