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5日,2025年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活动在广西百色市成功举办。活动以“科技赋能乡村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专题学习+现场教学”的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实践支撑。
高规格部署:紧扣国家战略,聚焦人才培育
本次活动由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科普传播中心、百色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农技中心针对首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的“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升乡村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活动期间,百色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邓雅娜出席活动并讲话。她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同时,她呼吁全市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专题学习现场。黄晓君摄
专题学习:专家授课传经,解锁科技兴农新路径
专题学习环节聚焦“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核心议题,邀请多位领域专家紧扣乡村振兴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实践案例开展深度授课,内容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为学员搭建起“理论+实践”的知识体系。
广西农技协理事长钟会超以“科技小院”为主题,系统讲解其人才培育与技术推广价值。他从科技小院的创建起源切入,阐述其在实践中的显著成效与积累的宝贵经验,详细介绍日常管理模式,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与要求,为乡村“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此外,四位深耕科普传播、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围绕“AI+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AI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品牌农产品打造与消费场景创新、AI辅助电商转化提升等重点方向进行系统解读与深度剖析。专家们还结合广西本地农业实践案例,深入浅出讲解技术应用路径,为学员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中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方案。
钟会超介绍科技小院的人才培育及技术推广平台作用。黄晓君摄
现场教学:实地观摩取经,学习先进实践经验
为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活动设置现场教学环节。全体学员前往百色市德保县那甲镇餐甲村善缘生态水果合作社柑橘产业园区、德保历远百香果种苗繁育中心、德保猪科技小院及城关镇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暨现代农业科普园进行观摩学习。通过“现场讲解+实地参观”的方式,学员深入学习当地企业、示范基地、科技小院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工作站建设与运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及联农带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典型做法,直观了解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的“百色经验”。
多方参与:覆盖全链条主体,共绘乡村振兴图景
本次活动参与人员涵盖百色市乡村振兴“政、企、研、农、校”全链条主体,共计100余人。其中包括百色市科协、农业农村局、科技馆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相关企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业务代表;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隆林各族自治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四县(市)农技协、合作社负责人;科技小院师生、科技工作者、基层“三长”(乡镇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企业代表、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及高校师生。
参会人员表示,活动内容“干货满满”,既学到了前沿科技知识,又借鉴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百色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曾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