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数字文化产业激活万亿蓝海
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来源: 经济日报 ​      浏览:9      

数字文化产业激活万亿蓝海

郇 瓛


不久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在这场人工智能全球高级别会议上,文化成为重要板块,吸引众多国内外专家围绕AI在艺术、文旅、游戏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激烈探讨。当数字技术深度渗透文化产业,一场关于“科技+文化”的行业变革正在上演。

在政策暖风与技术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当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巨大潜能,成为驱动文化繁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体的16类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突破6.67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5%,增速高达12.4%。这背后是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文化借助数字之翼打破时空藩篱,实现了影响力与价值创造的双重跃迁。

当TikTok重新定义全球短视频社交体验,当《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游戏市场掀起“东方神话旋风”,当DeepSeek成为史上最快突破3000万用户的APP,中国数字文化企业正踊跃参与国际文化话语体系的重构。在经历从模式复制到规模扩张,再到价值重构的转变后,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由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为世界贡献了“中国路径”。

然而,挑战与隐忧同样不容忽视。内容创新同质化与数字技术应用表层化成为显著瓶颈,大量产品仅满足于技术形式的简单堆砌。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也十分突出,优质资源与创新能力集中扎堆北上广深杭等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短板。此外,前沿技术如先进渲染引擎、数字基础平台仍存在短板。面向未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需要多方协同发力。

在政策支撑层面,深化要素配置,夯实发展根基。加快完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制定涵盖技术接口、内容质量、版权保护等关键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促进文化要素跨域融通。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扩展现实(XR)等颠覆性技术在文化创作、保护、传播中的深度应用开发,提供长期稳定支持。探索建立科学的数据资产确权、交易与收益分配机制,营造创新发展环境。优化区域协同机制,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为依托,在西部地区布局数字文化算力中心与备份基地,打造“虚拟创意飞地”实现人才与资源共享。

在企业实践层面,强化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秉持长期主义,坚持内容为王,深耕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与时代气象的优质IP,比如《王者荣耀》游戏中以“长安赛年”为背景重现盛唐繁华,成为中华文化数字活化的生动案例。强化技术自主攻关,尤其要在文化领域专用算法模型、智能创作工具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加大投入,逐步降低对国外基础工具和平台的依赖。创新商业模式,鼓励科技公司与文化机构建立“逆向技术授权”机制,推动前沿技术向文博、非遗等领域开放赋能。

在消费者体验层面,培育理性市场,激活消费潜能。大力提升数字文化消费体验便捷度与普惠性,推广适老化、无障碍数字文化产品,鼓励博物馆、图书馆开发轻量化云游应用。培育理性健康的数字文化消费习惯,营造尊重原创、乐于付费的良好市场环境。倡导并加快构建健康消费生态,鼓励平台设计防沉迷机制,抵制“算法陷阱”。完善用户共创机制,支持粉丝“二创”生态在版权规则下的有序繁荣,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文化生产的积极参与者。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