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公关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关视野 - 内容展示
“每一次夺冠,意义都不同”(竞技观察)
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9      
摘要:7月31日晚,中国队选手陈芋汐挂着个人第四枚游泳世锦赛女子跳水十米台金牌,缓步走下领奖台。她先是招呼获得铜牌的队友谢佩铃去接受摄影记者拍照,又和获得银牌的德国选手保利娜·普费夫相谈甚欢,其间还不忘向看台上高呼她名字的观众挥手致意。19岁的她,一派气定神闲。

7月31日,陈芋汐第四次世锦赛十米台夺冠

“每一次夺冠,意义都不同”(竞技观察)

人民日报记者 陈晨曦


  7月31日,中国队选手陈芋汐在新加坡游泳世锦赛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雒 圆摄

  7月31日晚,中国队选手陈芋汐挂着个人第四枚游泳世锦赛女子跳水十米台金牌,缓步走下领奖台。她先是招呼获得铜牌的队友谢佩铃去接受摄影记者拍照,又和获得银牌的德国选手保利娜·普费夫相谈甚欢,其间还不忘向看台上高呼她名字的观众挥手致意。19岁的她,一派气定神闲。

  新队友

  6年,5届世锦赛,陈芋汐从高台上无数次腾跃翻转而下,在女子十米台项目上赢下4金1银,次次都是400分以上的高分。2019年,她的出现,终结了中国跳水队女子10米台两届无金的历史。此后,她和队友全红婵一起,成为女子高台项目的“双保险”。

  这一次,和陈芋汐并肩作战的,换成了15岁的新队友——谢佩铃。

  “比赛前,芋汐姐给了我很大鼓励。我出现失误时,她马上跑过来安慰我,还给我加油打气。”第一次站上世锦赛赛场的谢佩铃,让陈芋汐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当时(2019年)在世锦赛集训名单上看到我的名字,虽然在最后一个,我也特别开心,感觉好像有那么一点机会。后来我的4次队内测验成绩都在400分以上,现在都觉得自己好厉害。”陈芋汐回忆。

  对于陈芋汐来说,新加坡世锦赛的场馆已经再熟悉不过,她半开玩笑地说:“场馆的温度对观众可能有点不友好,但运动员入水以后,会感觉很暖和。”由于赛场只靠几个巨大的电扇调节室温,陈芋汐也不用过多热身,直接以3.0难度的动作开局,决赛5个动作,她的平均难度达到了3.2。

  谢佩铃在场边认真观看了陈芋汐的每一跳:“芋汐姐的动作非常优美,每轮都跳得非常稳定,相比之下,我还有待提高。”

  新身份

  430.50分,陈芋汐断层领先,为中国队稳稳摘下本届世锦赛的第八枚跳水金牌。“我觉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对我的一种鼓励。这一年,我不断成长,也在不断调整。”陈芋汐说。

  去年8月,陈芋汐有了新身份。她正式成为同济大学的大一新生,开启了大学生涯。

  拥有双重身份的陈芋汐,除了在跳水项目上继续拼搏,也在学业上倾注了大量心力。国际赛场上,人们看到越来越自信从容的陈芋汐——用外语与外国运动员交流,早已不是新鲜事。

  陈芋汐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我觉得自己的19岁非常圆满。但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跳水只是我漫漫人生中的一部分。毕竟未来告别运动员生涯时,将要面对的不只是跳水,而是整个社会。”

  新目标

  第四次夺下女子十米台世锦赛金牌后,陈芋汐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当最后一跳的分数显示在现场大屏幕上,她在池边兴奋地与教练拥抱在一起,流下了热泪。

  “每一次夺冠,意义都不同。”陈芋汐清楚记得每一次夺冠时的情景,“在韩国光州,我第一次站在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上,感觉好像站上人生巅峰。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我是在经历一些伤病和挫折后,才拼搏出了金牌。在日本福冈,我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最好成绩,然后在卡塔尔多哈拿了银牌。这一次,我是在身体状态、体能等都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拼出这样的成绩。每一次比赛,都让我很难忘。”

  这个曾经怕水的小女孩,寥寥数语间,道出了近5届世锦赛的沉浮。

  2019年世锦赛一鸣惊人后不久,陈芋汐就经历了第一个低谷:“2020年中下旬,我出现了一些心态上的问题。当时成绩不是特别好,很懊恼,觉得有点辜负大家的期待。”

  陈芋汐自我调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抛掉杂念,“在比赛中不要有过多的想法。我的入水效果或许并不是特别出彩、漂亮,但每一个动作做下来能保证不丢分。跳水是一个存在较大变化因素的项目,我在女运动员里算是比较稳的一个。”

  关于未来,陈芋汐并没有太具体的打算:“走下领奖台,后面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作为一名‘老’队员,我会努力担起更大责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1日 15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