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化工围江”,如今“江豚逐浪”——
![]() |
江苏泰州靖江长江岸线绿意葱茏。 |
“本次考察航程282.07公里,尽管受天气影响,但我们仍然看见了2群次、6头江豚。”前不久,结束最近一次长江靖江段江豚船只调查,长江靖江段江豚调查队领队汪正飞写下调查小结,“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开展江豚调查,从不落空,最多的一次观测到16头江豚同时现身,这说明长江生态越来越好了。”
“我们花了6年时间,开展了61项专项行动,从源头截堵污染,根治‘长江病’。”江苏省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荣伟伟介绍,泰州市拥有长江岸线97.8公里,在江苏沿江八市中一级岸线最长。近年来,泰州市启动“长江大体检”,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清理整治违规码头,全面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长江的最后一道“闸口”,直接关系到长江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泰州沿江到底有多少个排污口?具体在哪里?排放的是什么?排放的量是多少……弄清这些问题等于是扭住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的‘牛鼻子’。”泰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水科科长明海涛介绍,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以及130多名工作人员“全口径”排查,泰州市为每个排污口建立“户口”档案,在旁边竖立标识牌,标明排污口名称、编号、排放去向、监测因子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并附上二维码。
“只要扫码就可以查看排污口的基本情况,还能了解排污口监测数据,既方便了执法管理,又加强了社会监督。”明海涛说。
长江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为了更好地合力推进工作,泰州建立“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汇聚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海事等18个部门数据信息资源,对长江泰州段沿线包括化工园区、企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智能监控,织起一张水、陆、空立体式监测监控网。
近日,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画面,发现有人在常隆化工码头东夹江段附近非法钓鱼。中心第一时间发送联系单给渔政部门,渔政部门迅速进行现场执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周彦汝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心利用雷达、高空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及时发现并交办各类沿江环境问题44起,通过中心牵头、部门联动、属地负责,实现环境问题自动预警、快速响应、及时处置、闭环管理。
盛夏时节,泰州春江省级湿地公园,草木繁盛,鸟鸣起伏,站在堤坝望去,不远处的泰州长江大桥宛若一道彩虹跨江而立,一幅旖旎画卷展现于眼前。
多年前,由于生活污水直排、码头砂石堆积等原因,这边几乎无人问津。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先后搬迁沿岸码头16座、拆除企业数十家、取缔围网养殖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建起占地300亩的春江花月夜湿地公园。
“我们改造时并没有‘动大手术’,而是依据原来起伏的山形开展‘微整形’,随影赋形,最终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高港区永安洲镇永胜社区党总支书记陆露说。
昔日“生态伤疤”如今变身“绿色财富”。这些年,泰州优化提升沿江生态廊道建设,从空中俯瞰,花海胜景如一条色彩斑斓的“丝带”萦绕江边。
一系列改革成效明显,长江流域泰州段水质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Ⅲ类水体比例达100%,长江泰州段整段获评江苏省幸福河湖。
污染少了,保护多了,泰州市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累计调查到各种鱼类、鸟类等生物3649种。如今,江豚洄游、百鸟安家,成为长江泰州段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