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垃圾倾倒无序污染周边环境(曝光)
时间:2025年07月2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3      

有读者反映,山西长治市上党区、平顺县部分农村——

垃圾倾倒无序污染周边环境(曝光)

人民日报记者 史一棋


  图①

  图②

  图③

  近日有读者反映,在山西长治市部分乡村散布着多个露天垃圾场,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据此,记者日前赴长治市上党区、平顺县实地采访调查,发现大量未做源头分类的垃圾被倾倒在山沟、农田里。这些垃圾露天堆放,无任何防尘、防渗措施;有的已外扩至山底,有的则侵入水体。

  现场:国道旁60亩山沟堆满建筑和生活垃圾

  7月17日,山西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连片的玉米地令人赏心悦目,但美景被一股股浓烈的腐臭气味笼罩着。记者走进一户村民家中,询问臭味来源。村民指着一条未硬化的土路说:“沿着这里过去就能看到,他们把没有处理的生活垃圾全部倒在山沟里。”

  他们是谁?为什么把没有处理的生活垃圾倒在这里?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因地质变化,东坟村东部和南部部分区域成为塌陷区,有村民陆续离开村子搬进城区。村民说,村里住的人越来越少,运到村里的垃圾却越来越多,臭味越来越大。

  记者顺着村民指引的方向,沿着土路行走约500米,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底部平坦的狭长山沟。据估算,这条山沟总长约1200米,较窄处有一二十米,较宽处有四五十米,面积约60亩(见图①)。

  山沟两侧堆放建筑垃圾:废砖废石、废弃电缆、废弃钢筋、废弃塑料板、废弃遮盖用绿网……有的散乱堆放,有的则用编织袋装着;中间则堆放着10余米高,未被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垃圾场紧邻二广高速,从航拍画面看,垃圾场像是玉米地里一条裂开的“伤疤”。

  “从2016年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车往这里倒垃圾,多是晚上来倒的。”西坡村村民于勇(化名)告诉记者,“这些生活垃圾太臭了。”

  当晚记者等候了3个多小时,20时许,果然看见车牌号为“晋D929L9”的大货车驶入垃圾场,车厢上印着“美化长治  共创未来”。大货车上盖着迷彩遮挡布,司机下车观察了一下后,将车厢上的遮挡布扯下,然后操控车斗倾斜,大量生活垃圾从车斗倾倒进山沟。随后,司机卷好遮挡布,发动车辆驶离现场。

  记者跟随车辆行驶了约20分钟,来到位于上党区新建路和黎都街交叉口的“国投长州育德苑”住宅小区。司机将车斗卸下,留在小区广场中间,便开车离去。一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是居民集中丢弃生活垃圾的垃圾站。小区居民目前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垃圾直接放进车斗,装满后,就有专人运走。

  走访:倾倒多年的垃圾场散发恶臭、污染池塘

  在上党区北呈乡,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放的垃圾场并非一处。

  根据当地村民介绍,在南呈村,一处面积约20亩的开阔地也堆放着废弃砖头和各类生活垃圾。垃圾场入口处还立有落款“上党区北呈乡人民政府  宣”的公示牌,上面写着“严禁乱倒垃圾  爱护环境卫生”。

  记者在南呈村看到,每隔二三十分钟,就有一辆大货车装载渣土,沿着村里道路由东向西驶去。渣土车行驶过程中,后面的自卸斗不断有渣土掉落下来。有风吹过时,尘土弥漫,道路能见度不足20米。

  记者跟着渣土车,来到227省道西侧的一片开阔地。渣土车停下后调转方向,将自卸斗里的渣土倾倒而下。“附近有地方在修路,挖出来的土都倒在这里。”南呈村村民高亮(化名)说,最近一个月渣土车来得更加频繁,给村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渣土车不但造成大量扬尘,还把村里的路压得坑坑洼洼。”

  除了渣土,这片开阔地上也堆着不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见图②)。多只喜鹊正在生活垃圾堆里觅食,记者走近查看,喜鹊振翅而飞。原来,生活垃圾堆里有不少西瓜皮等厨余垃圾,吸引喜鹊来这觅食。卫星地图还显示,该垃圾场紧邻当地季节性洪水河道——陶清河。

  在北和村西侧的池塘边,大大小小的数十堆废砖废石、废弃钢筋等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一些煤矸石堆散发出浓烈刺鼻的硫化物气味(见图③)。此外,一些生活垃圾堆里,有的塑料制品冒着烟;有垃圾侵入水体,导致水体发黑,散发阵阵恶臭。

  “池塘边上这些垃圾堆也有好多年了,一直堆着没人管。而且不时还有卡车来倒新的垃圾。”北和村村民韩敏(化名)说。

  7月18日,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信息,前往长治市平顺县玉峡关镇,在674县道东侧又看到一处堆满垃圾的山坡。

  航拍画面显示,该垃圾场从山底堆放至山顶,呈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该垃圾场未做围挡,垃圾杂乱堆积;已有垃圾沿着山沟向下外流,有植被遭到破坏。记者进入垃圾场,刺鼻的腐臭味弥漫在空气中,垃圾堆里不仅有废砖废石、废弃电缆、废弃钢筋等建筑垃圾,也有旧杂志书籍、破旧衣物、厨余垃圾等生活垃圾。从现场痕迹看,不少垃圾应该是近期倾倒的。

  正在记者拍摄之际,一名自称是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询问记者来意。据他描述,这是县里一处垃圾集中填埋场,周边村庄的垃圾都在此倾倒,每天都有车辆作业,“已经好多年了”。

  然而,记者在现场并未看到填埋场的相关标识及公示信息,也未见有填埋痕迹和相关防尘、防渗设施。

  追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一年,此地垃圾不减反增

  根据我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填埋场应实行雨污分流并设置雨水集排水系统,以收集、排出汇水区内可能流向填埋区的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生活垃圾接触的雨水;填埋场应建设围墙或栅栏等隔离设施,并在填埋区边界或其他必要的位置设置防飞散设施、安全防护设施、防火隔离带。

  从记者实地走访所见,涉事垃圾场均不符合上述规定。

  山西省2024年7月24日印发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要强化源头分类回收,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方案要求,到2025年,除太原市外,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需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城市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

  方案实施一周年后,记者在上党区、平顺县遇到的多名村民表示,近年来运到自己所在乡村的垃圾不减反增,无论是工业固废还是生活垃圾,都未经分类处理且随意倾倒。

  今年2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西时,发现长治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缺口较大,生活垃圾仍以填埋为主”。6月27日,督察组通报称:“长治市现有1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覆盖全市12个县(区)中的8个,长期超负荷运行。”同时,分析原因指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规划推进不力,落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到位,填埋场日常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缺位。”

  这些被倾倒垃圾后续将如何处理?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8日 07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